宋永芳
“老马”并不老,今年44岁的他正值壮年。老马名叫马永刚,是济南电务段聊城信号车间检查分析工区的一名职工。不记得从何时起,“老马”就成了他的昵称。在我们检查分析工区,无论谁喊一声“老马”,得到的保准都是他响亮又带有温度的回应。
1997年,老马从徐州铁路运输技工学校毕业后分配到聊城北信号工区。在聊北,他一干就是20多年。直到2018年春天,聊城车间改制,成立聊城信号车间检查分析工区,老马才离开聊北,成为检查分析工区的一员。他成为车间专职调度也是最近几个月的事儿。
老马爱说爱笑、幽默风趣,经常逗得我们开怀大笑。老马人很勤快,每次值班他就早早地烧好一壶水,待我们坐稳,就挨个给我们倒水喝。有时候,看我们忙得不可开交,他就不声不响地帮我们扫地、拖地。
老马刚接触调度工作时,常说自己是“菜鸟”,欠缺太多的电脑知识,很多东西要从零起步。“菜鸟”归“菜鸟”,但老马属于那种肯下笨功夫学习的“菜鸟”。每次值班,他一晌一晌地坐在办公桌前,一遍遍学习调度一日工作流程,反复练习各种报表的填报格式,熟悉故障设备的截图方法。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向老调度员们请教,认真做好笔记。老马常说:“好脑筋不如烂笔头啊。”他漂亮的行楷写了满满一大本。很快,老马就熟悉了调度的各项工作,在需要上传下达的工作中从容应对。现在的他工作起来已经游刃有余。
老马家在聊城冠县,上有年逾八十的父母,下有一双儿女。从小过惯了穷日子的老马很节俭。周末从家里带些肉,下班后去买点菜、蒸点米饭,偶尔到食堂买两个馒头、打点粥,这就是他百吃不厌的一日三餐。偶尔的剩饭剩菜,他舍不得扔掉,总留到下顿吃。老马极少添新衣,一次他指着身上一件深蓝色衬衣让我们猜他穿了几年,我们纷纷摇头。他说:“17年。”那一刻,我们都愣住了。从外观上看虽然不是新衣,但也没旧到哪里去。老马说这件衬衣被他改造过了:领子翻折的地方磨破了,他剪掉领子上半部分,用缝纫机缝合后变成了现在的小立领。他给我们看那细密的针脚,我们齐声夸赞。老马笑着说:“改改还能穿就挺好,我在吃穿上从来不讲究。”
老马节俭的习惯在工作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。调度经常打印一些东西,每当清理那些过期文件时,老马会把只用了一面的打印纸留起来,用它们打印些不重要的内容,以节省纸张。老马的原则就是能省则省。
老马对待工作相当认真。他常说:“干好自己的活儿别出差错,让大家伙儿都能拿到该拿的工资,这就是最大的节俭。”老马习惯早睡早起,一般情况下,晚上9点钟他发过微机监测报警信息之后就准时睡觉;早上5点钟,当很多人还沉浸在睡梦中,他已经开启了新的一天。
今年2月的一天,值班的老马5点起床后就去查看微机监测报警信息,发现聊城站一个轨道区段电压出现超调整下限报警。他立即登录聊城站微机监测站机,发现该区段电压曲线波动很大,其相邻轨道区段电压也同时波动。这两个轨道区段属于铁屑易封连区段,他初步怀疑存在铁屑封连的情况。老马立刻通知工区值班人员,联系当日值班干部下楼会诊,最终经过工区按程序向段调度申请临时“天窗”点外上道检查,及时清理了掉落在轨端绝缘缝隙里的铁屑,该轨道区段电压恢复到正常数值。早起的老马及时排除了一起极有可能发生的轨道电路红光带故障。
勤俭归勤俭,老马一点都不小气。这两年,他经常从家带一些蜜食、冠县苹果或者是煮熟的牛羊肉等跟我们分享。我们自然也投桃报李,隔三岔五地带一些好吃的与他共享。用老马的话说:“大家团结友爱、开开心心的比啥都强。”勤劳、俭朴又友爱,有这样的同事,感觉真好。
评论 |
|